首页 > 地方聚焦 > 正文

郑州片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先行实验点推进策略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9日14:04 来源: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区域联盟郑州片区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及省教育厅工作安排,依托实验点各学段基地校,从课例研究入手,采用教学教研一体化、课程教学一体化、学科协同一体化、社会实践一体化工作机制,初步探索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交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推进的特色思政教育之路。


  一、纵向贯通,构筑“大思政”新格局


  (一)组建纵向一体化的实验团队


  为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郑州大学牵手郑州市教育局教育研究室、郑州高新区社会事业局教研和智慧教育发展中心,以郑州中学第一附属小学、郑州大学实验小学、郑州市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中部、郑州大学和黄河科技学院为基地校成立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先行实验点,并制定了建设原则,设定了建设目标,依据目标明晰了建设任务。


  (二)架构纵向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教研模式


  1.教学资源一体化


  建设一体化教学资源平台,用好国家统编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配套用书和大中小学红色文化课程教材教辅用书、教学配套用书。通过高校一流课程建设、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广泛征集一批优质课例资源,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2.教学教研一体化


  教学设计与教学研究密切相连,也是关键。拟定系列主题,并在两年内适时进行各主题课堂展示活动。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增强各学段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积累基于主题的备课经验和素材等。


  3.课程教学一体化


  完善融媒体思政公开课建设机制,围绕同一教学主题,积极组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参加“同备一堂思政课”,组织大中小学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


  二、横向协同,推动课程思政落地实施


  思政一体化要求我们立足课堂,让思政课有意思、有意义,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引领辐射作用,以国家课程落地实施为有效抓手,拓展整合学科之间的关联,促进学科德育与思政课程同向发力,整体推进“大思政”育人。


  以小学基地校郑州大学实验小学为例,“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儿童打好中国底色”,为此研发道德与法治课程特色课例,以道德与法治教材和课标为依据,紧密联系学校生活,从儿童与自我、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三条主线出发,采用整合主题、真实情境、融入时事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建立儿童、道法课程和学校生活之间的关联,提升道法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丰富儿童学校生活内涵。


  基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生活性、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建构出独具学校特色的“道法+”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的圈层效应与儿童生活的良性互动,优化儿童学校生活样态。坚持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思想与价值引领,对儿童的学校生活进行全方位、规范化的评价,围绕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学生个性化发展六个维度,建立起以学校生活为主、过程评价为重,促进学生不断成长的多维评价机制,为儿童成长打好中国底色。


  三、课堂内外融通,夯实思政育人基础


  围绕同一教学实践主题,用好大学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小学生研学实践、青少年学生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机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学生实践基地,结合不同学段特点研发社会实践学习项目,探索实施大中小学学生联合、“大手牵小手”方式等一体化实践教学项目。


  重阳节以尊老、敬老、爱老为主题,将小学和初中的实践活动对接:小学生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孝顺长辈的活动,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则走进了养老院,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


  红色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基于传统文化学习主题,结合党的二十大召开这一时事,小初高各阶段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思政课学习主题分别进行了喜迎党的二十大和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思政学科拓展活动。


责任编辑:任万辉

最新发布

公众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