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园地 > 正文

刘吕红: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历程、样态设计及实现理路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8日12:50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

       摘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中国高校的伟大创举,也是高教改革的标志性成果。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从建立至今,紧紧围绕“为什么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怎样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个根本问题,进行了3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有效实践,深刻洞悉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一般样态,准确把握了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主题、主线和定位。解答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的难题,需要坚持守正创新、厘定建设任务、完善支撑体系、夯实发展计划的实现理路。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中国高校的伟大创举,也是高教改革的标志性成果。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独立的二级机构,自1992年北京大学启航,迄今已过30多年。虽然一路艰难和曲折,但却一直前行且坚定。当前,已进入到“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的新发展阶段。梳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历程,可以洞察其不断更新和完善的样态设计,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主题、主线和定位。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要求,以“大思政课”建设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需要守正与创新,解答高质量发展的难题,以推进集成创新,厘定更加精准有效的实现理路。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发展历程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从建立至今,紧紧围绕“为什么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怎样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个根本问题,进行了3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深入实践,历经了开创建立、初步展开、拓展推进、规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


       1.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首创建立阶段(1992年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诞生于国际国内形势严峻、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艰难环境中。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发生急剧变化,体制改革逐渐转化为制度转轨,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1991年“8.19”政变动摇了苏联, 随后苏联解体震撼了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巨变致使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遭受了从未有过的质疑,唱衰中国的声音也不绝于耳。中国怎么办?社会主义道路能否走得通?马克思主义是否是科学理论?面对质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旗帜鲜明反对动乱,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正如邓小平南巡时所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为此,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宣传和阐释成为时代之需。1990年年初,《光明日报》以“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在九十年代的新课题”为题,明确提出:“当前,要特别注重围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和批判中要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方针和贯彻‘双百方针’。”


       基于这个背景,北京大学率先举旗,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1992年3月17日,北京大学党委发〔1992〕16号文件、校发〔1992〕37号文件,决定建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负责统一组织全校马克思主义公共理论课的教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逐步把学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研究和培训基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1992年4月2日,鉴于“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学校的现状都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研究,更好地发挥北京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理论优势”,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成立,这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初步回答了“为什么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怎样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


       2.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初步探索阶段(1992-2005年)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初步发展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10余年里。这一时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党的十四大“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巨变带来强烈的思想冲击,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创新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迎来了新的生机,迫切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和认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坚定改革开放的步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这个背景下,1996年12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以原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为基础,组建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出:“正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马克思主义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的时候 ,曾经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理论教育创造过辉煌业绩的中国人民大学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于新近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1997年9月,南开大学由原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教学部、德育教研室和政治学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三个单位组建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成为继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之后第三所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校”。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国际形势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更加艰巨,迫切要求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为支持课程建设,2003-2005年期间,湖南大学(2003.3)、中央民族大学(2004.3)、西南财经大学(2004.6)、吉林大学(2005.4)、吉首大学(2005.5)先后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可以看出,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校总体较少,但所涉及的院校类型并不单一,既有中央直属高校,也有省属地方高校,既有综合性大学,也有行业特色大学,所涉及的区域呈现出散状分布的特点。总言之,这一阶段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呈现零星性发展状态,表现为数量比较少,呈点状分布,名称不一,且和其他学院、其他专业混合。这反映出当时高校对为什么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怎样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问题认识不清、回答不够,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3.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拓展推进阶段(2005-2014年)


       进入新世纪,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16号文件”),2005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后面简称“05方案”)等文件,为推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基本遵循。


       在这个背景下,一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2005年6月至2007年4月,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辽宁大学、黑龙江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总数达到25家。2007年4月,北京大学发起成立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中央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论坛提出的“四个有利于”的意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进入快车道。2007年4月之后,山东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陆续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至2012年有100家,2014年达到200家。随着数量的增加和实践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不断加强,比如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2011年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教社科〔2011〕1号)等系列文件精神,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政策支撑。


       总言之,这是一个以制度建设不断开拓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时期,较为系统的回答了“为什么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怎样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一根本问题,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不仅增长快、数量多,而且做的实、有成效。2012年,教育部委托以陈占安为负责人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课题,在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西南大学等几所高校研究制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马克思主义学院进入规范建设阶段。


       4.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规范建设阶段(2015-2019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跻身世界第二位。随着党科学判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系统部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意识形态的斗争摆在了非常突出了的位置,习近平提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把建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作为中心工作。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全面部署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重点建设一批有示范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要求,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学院从规范性建设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2015年教育部经过评审和考察,确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第一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2019年公布了第二批、第三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二是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2016年4月,教育部支持建设一批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科研组织二级机构)、建设一批优秀科研团队和一批优秀教学改革团队。从2016年开始到2019年,总共四批支持574项。三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实施。建设标准讨论始于2014年,2017年9月14日正式出台,之后又根据发展实际制订了2019年、2021年版。


       5.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阶段(2019—至今)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课程,不仅亲自关心,还给予方法,他说:“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2019年9月,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此为指导,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提出“各学校要加强党组织对学校思政课的统一领导”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规定,“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其中专门就“扎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进行了要求。2022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马院发展聚焦思政课,进入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的新状态。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也抓住“十三五”总结、“四十五”规划、“双一流”二期建设启动的契机,系统谋划学院内涵式建设的思路和举措,包括马院的首要任务思政课改革创新、支撑学院发展的学科内涵式建设、马院建设关键的队伍内涵式提升,以及人才培养方面优化等。


       总的来看,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经过30多年的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开创性实践,全面、系统、科学回答了“为什么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 、建设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怎样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主题、主线和定位,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明确了方向。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样态设计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坚强阵地;思政课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自2005年以来,党和国家围绕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相继印发了系列重要文件。以这些文件精神为基准,结合相关文件要求,可以洞悉其中的变量与常量,分析和总结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样态。


       1.加强学校党委对马院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制定与实施的必要前提。党和国家印发的相关系列重要文件都要求加强校党委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领导,突出强调了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的重要地位。比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17年本)》(以下简称《标准(2017年本)》)将“领导责任”设计为首要的二级指标并具体规定,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进一步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决策部署,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强化支部建设并明确指出:“调整优化支部设置,推行在教研室设置教师党支部,把学生党支部建在班级年级上”,这就提出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党在高校中的领导地位。《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本)》(以下简称《标准(2019年本)》)赓续了这一文件精神,并对落实领导责任和加强支部建设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具体要求。2022年《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明确:“要切实加强党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领导”等。由此可见,文件规划呈现出由中央-学校-基层不断完善党领导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了党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领导。


       文件对校党委领导的工作标准提出了要求,而且越来越全面和具体。2011年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暂行)》)对组织管理的“工作机制”进行规定:“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每学期分别到堂听课2次以上”,指标类型设定为B即基本指标。党的十八以后,对校党委领导工作的建设标准更加严格。《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2015年)》)要求是:学校党委书记或校长每学年开现场办公会至少1次,听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汇报,解决实际问题。学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学期至少讲授1次。学校分管领导每学期到堂听课2次以上。这一建设指标设定为A*类即核心指标,这就说明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愈加高度注重领导队伍落实具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以下简称《标准(2021年本)》)进一步强调和深化了领导队伍的工作标准,明文指出:“校党委(常委)会议、校长办公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建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想政治理论课机制”“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考核、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评估标准体系,作为学校重点课程建设”。所设定的建设指标类型都在A*类或A类即重点指标,这就特别强调了校党委领导班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时要求,提高校党委书记与校长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重视程度。


       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要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就要确保课程质量,包括对思政课的课堂人数、教材、学生学习等方面做出具体要求。


       在学生人数上,《标准(暂行)》对课堂教学的学生人数作了限制,即“课堂规模一般不超过100人,鼓励小班教学”,《标准(2015年)》则是细化了课堂规模,明确“课堂规模一般不超过100人,推行中班教学,倡导中班上课,小班研学讨论的教学模式”,这个规定一直延续到现在。教材是国家事权,思政课的教材一直是国家统编,自“05方案”实施以来。


       在教材编写上,思政课教材自2005年以来,经历了十几次修订,始终保持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新,提高教材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当前已经进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方面,重点是不断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建设。


       在学生学习上,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实践性方面有要求,《标准(2017年本)》首次提出了“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平台,广泛开展大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这就开启了对学生学习要求的规范标准,并不断突出学生群体学习的自主性与实践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纳入课程考核范围,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群体学习的自主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效率、增加学生群体课程学习的获得感。


       以上要求和践行,有力推进了思政课教学模式从单一模式到多元混合模式转变。《标准(暂行)》和《标准(2015年)》针对教学模式的具体要求主要体现在以教师课程内容教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自教育部印发《标准(2017年本)》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更加多元,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开辟了教师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完善了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平台,提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模式考核标准,克服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扩展学生自主学习内容。


       3.加强马院队伍、学科、科研建设


       相关文件对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规定。在教师数量配备上,2008年“队伍建设意见”规定“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要总体上按不低于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标准(暂行)》对本专科规定师生比1:350—400配备和1:550—600配备;《标准(2017年本)》对师生配比不再区分本、专科标准。就专职教师而言,《标准(2015年)》中明确提出需“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背景”;《标准(2017年本)》中特别要求需要“选聘高水平专家担任特聘教授”,统筹好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等八支队伍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台,同时注重新老教师之间的经验传授与培养扶植。对于教师的培养与职务评聘主要集中于《标准(暂行)》《标准(2015年)》《标准(2021年本)》三个文件中,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进修,职称待遇向其他专业教师看齐,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师体系。


       相关文件对马院学科点建设进行了规范。《标准(暂行)》《标准(2015年)》中,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不办本科专业、不招收本科生。《标准(2017年本)》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招生,学科点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此外,《标准(2017年本)》更为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任务,要“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开展科研,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等。


       相关文件对马院科研建设明确了要求。《标准(暂行)》《标准(2015年)》对于科学研究的要求方面,篇幅少,标准不够细化明确;《标准(2017年本)》强调坚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核心的科研导向,注重教师与学生群体的科研水平培养,主张有条件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举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关的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学术会议,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促进研究成果交流与科学研究的深入进行。《标准(2021年本)》特别提出“在校报、校刊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科研专栏”,这就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的强度,拓展科研成果展示阵地。


       4.加强和完善马院建设的保障条件


       加强和完善马院建设的机制保障。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2004年16号文件就有相关规定,“05方案”要求学校党委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要有主管思政课教学的校级领导,对学校宣传、教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部门、各地宣传教育等单位提出了要求。2011年《标准(暂行)》明确规定:“学校党委直接领导,协调校行政负责实施,分管校领导具体负责,并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


       加强和完善马院建设的组织保障。成立独立的二级机构以确保按照专业学院标准设置马院的组织机构。《标准(2015年)》明确规定:“独立设置直属学校领导的、与学校其他二级院(系)行政同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二级机构……配齐二级机构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应是中共党员,且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得兼任其他二级院(系)的主要负责人。”随着马克思主义学院数量的增加,设立独立二级机构基本不存在问题,且还呈现出主动积极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现象,一些学校按照大院标准设置马院二级机构班子成员职数。


       加强和完善马院建设的经费保障。2011年《标准(暂行)》规定,除正常的各项经费外,每生每年不低于20元(本科)和不低于15元(专科)的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学术交流、考察等,并随着学校经费逐年增长,且明确“专款专用”。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本科院校按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40元,专科院校按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思政课教师的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并逐步加大支持力度。”


       5.贯彻和落实马院建设的时代要求


       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和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与新时代新要求相比,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育教学、研究宣传、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差距,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亟待加强。”


       结合《意见》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进行分析,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政策与方针,加强对科学理论的研究与推广;扎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包括学院学科发展的定位、科学研究(含教研)的投入、课程建设的改革创新、打造“经师”和“人师”统一“大先生”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等;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政策支撑机制,规范制度建设,包括思政课教师职称评价体系、教师的培养和进修,以及促进重点马院建设,形成辐射带动各类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等。


       除此以外,2020年11月成立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2021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2022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文“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等。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在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资源平台、构建大师资体系、拓展工作格局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这些政策和文件对新时代马院建设的形态产生重大影响,马院建设必须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和“大思政课”进行协同建设,共同推进。


       综上所述,从1992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成立到2021年《意见》的出台,贯穿其中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是坚守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其主线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彰显中国大学社会主义底色,肩负培养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任。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现理路


       当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已成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已是彰显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底色的重要平台。30多年的历史发展凝练出了主题,勾画出了主线,已有不断更新和完善的样态设计成为应然追寻。但与新时代的要求相比,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育教学、研究宣传、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差距,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亟待加强。守正与创新,需要解决高质量发展的难题,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集成创新,成为现实发展的必然理路。


       1.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建设的基本思路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建设的基本思路:以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党建引领,凝心聚力,集成创新;坚持教师是关键的理念,通过科学研究筑基、学科建设支撑、思政课程是重点的工作主线,实现思政课程和专业建设的联动,实现学院内涵式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要求(见图1所示)。



       2.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延式拓展的整体架构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延式拓展的整体构想: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按照“思政课”、“大思政课”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求,高质量落实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三位一体”建设任务。为此,需要构建学科支持课程、科研筑牢教研、服务管理育人等支撑体系,形成“三位一体”的建设框架;实施知识图谱构建、思政资源耦合、铸魂育人提升等培基计划,夯实“三位一体”的建设基础(见图2所示)。



       3.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分解基本思路和图示内容,需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中的“散点发展”,通过整体提升计划,实现“集成创新”,其主要着力点应充分体现马院职能,内涵有思政课程改革、马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提升、队伍量质并举、专业人才发展、社会服务质量、党建引领作用等方面。


       着力大思政课建设理路。“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需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按照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需要做好“大思政课”建设的总体谋划和实践推进。为此,要落实办好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深化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做好学生的日常思政工作的“三位一体”建设任务;要推进学科支持课程、科研筑牢教学、服务育人管理的“三大支撑”体系建构;要加强知识图谱构建、思政资源耦合、铸魂育人提升的“三大培基”实施计划。


       着力创新思政课程改革。思政课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的初衷之一,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是马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按照“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要求,通过思政课教学“讲深讲透讲活”的路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将人才培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全要素整合驱动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创新。为此,要加强教学调查,激活思政课质量提升新动能;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推动思政课常规工作新发展;丰富教学内容,挖掘思政课教学元素新资源;拓展教学平台,融入思政课外延发展新阵地;深化教学研究,增强思政课理论阐释新魅力;注重教学产能,实现思政课创新竞争新突破,形成了教学的螺旋式上升的闭环体。


       着力加强马理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提供课程建设强力支撑,整体提升学院建设品质。打好以二级学科为重点的马理学科和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组合拳。为此,要坚持学科政治方向,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色;坚持学科开放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融通;坚持学科布局谋划,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方向;坚持学科团队建设,锻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除此以外,部分高校马院在学科新目录下,正积极推动中共党史党建、纪检监察学两个一级学科的或筹备或申报或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强化马院学科建设,形成学科内涵式建设和外延式拓展的开放、良好态势。


       着力推进科学研究提升。科学研究是关键,为学科发展筑牢基础、为学院发展锻炼队伍。科学研究聚焦科学问题,主攻马理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区域特色问题。科学研究以学科定向,回答教学问题,按照教学提问、科研答题、学科定向的要求来推进。在学院建设中,应以教学+科研+学科为整体提升科研品位为目标。为此,要实现科研要素联动,打造高端科研团队;聚焦现实问题阐释,组建新型科研力量;完善科研奖励计划,激发全员科研活力;重视科学教学结合,实现科研课程互动,形成研究与学科方向、队伍建设、经费流向、绩效考核于一体的工作模式。


       着力促进队伍量质并举。学院建设的核心是“人”,其中教师是思政课建设的关键,核心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马院建设中,以队伍建设促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并举为目标。为此,要创新内培外引机制,优化师生比例要求;实行分层分类建设,促进人才梯队发展;建构完善制度体系,培育教学科研团队;注重名师示范作用,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建立开放交流平台,扩大教师国际视野;完善激励考核评价,激发教师发展动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思政素养,形成了教学+学习+考核结合制度创新体系。


       着力培养专业人才发展。专业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骨干和中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大学是学生立志定向的关键时期,要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是马院的职责和使命。在马院建设中,应以优化培养方案实现本硕博一体化发展为目标,整体提升马理专业人才的水平。为此,要全程链接施教,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挖掘理论素材,丰富专业培养资源;完善导师制度,实施学生精准培养;实现课堂同频,达成多元主体共振,形成“全链接式”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保障社会服务质量。哲学社会科学要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关注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高校需要保障社会服务质量。马院应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促多元立体服务为目标,提升马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拓展国际化交流合作影响力。为此,要用好交叉融合平台,服务国家地方发展;总结已有成果经验,开展深度理论阐释;聚合同行优势力量,融入战略发展平台;拓展校友社会资源,产生良好社会效益,形成以人民满意为导向的价值取向。


       着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促发展是制度性规定,也是行为的根本性遵循。发挥学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作为学校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马院在党建和业务融合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党建引领作用是以聚焦中心工作整体提升党建的引领力为目标,筑牢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和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全部工作基础。为此,要坚持抓谋篇布局,整体推进“党建+”工程;坚持抓常规工作,发挥把关定向堡垒作用;注重抓特色工作,凸显基层组织政治引领;强调抓工作联动,构造党的建设立体格局,形成党的建设凝心聚力的发展态势。


       (作者系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刘吕红 二审:时高玺 三审:张舸 责任编辑:任万辉

最新发布

公众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