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更大贡献”,为我们高职院校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办好思政课,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河南测绘职业学院始终坚持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一、以党建引领为方向,助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马院工作全过程,在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同时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省级样板党支部示范引领作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的殷切期盼。
二、以校企联动为抓手,共建长效育人新模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聚焦本校测绘现代学徒制示范点,结合企业人才需求,着力打通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屏障,解决思政课内与课外结合的堵点,强化思政课实践活动,用切身的感悟塑造人,让思政课有依托、有广度。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共建育人新模式。例如,邀请英雄人物、大国工匠、劳动模范和知名校友等走进校园,走进思政课堂,把身边事和家国情融入课堂,以案例探究、人物讲述、专题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共鸣。
三、以本校测绘为特色,建设完善思政课程实践体系
深挖测绘红色资源,构建测绘红色文化谱系。思政课实践体系建设立足学校办学特色,挖掘测绘红色文化资源(如测量珠穆朗玛峰精神、测量杭州亚运会精神、测量南水北调精神),让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积累经验、提升技能,形成测绘特色实践育人成效。同时,积极拓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实践形式,利用线上线下实践红色资源,丰富思政课堂教学内容,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打破课堂时空局限,通过联结校内校外、课上课下,把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红色文物等课堂之外的丰富教学资源引入课堂,生成多维交互的沉浸式教学场景,从而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
(作者张树岭河南测绘职业学院党委书记)